"天子呼來不上船"五種解釋

時間: 2014-07-17 16:55    來源:今晚報         點擊:
 杜甫的《飲中八仙歌》,是一組精彩的人物素描。其中有一首是寫李白的:

    李白一斗詩百篇,長安市上酒家眠。

    天子呼來不上船,自稱臣是酒中仙。

    “李白斗酒詩百篇”的說法就是從這里衍生出來的,它流傳甚久且廣,對李白的嗜酒起了不小的宣傳作用。

    在唐代,一斗酒到底相當于現在的多少?有人考證說是八兩,有人則說是2000毫升。我認為無關緊要,它和“詩百篇”同屬杜甫的藝術夸張之詞,因為斗酒之后寫一百句較容易,寫一百篇卻很難。作為浪漫主義詩人的李白,更是藝術夸張的能手,其中包括對他自己的夸張,比如,他夸張自己的酒量說:“百年三萬六千日,一日須飲三百杯”,他夸張自己的才華是“請日試萬言,倚馬可待”,所以“一斗”和“百篇”都不是實指,沒有考證的必要。需要探討的是對于“不上船”到底應當作怎樣的理解?

    據我所知,至今對于“天子呼來不上船”有過四種不同的解釋,關鍵在于一個船字。

    第一種:說這個船就是水上的船。唐玄宗在白蓮池泛舟,召見李白,李白已經喝醉了,上不了船,由高力士扶了上去。對于這種解釋我有兩點疑問,一、“不上船”同上不了船、難以上船并不是一個意思;二、和下一句“自稱臣是酒中仙”連接不起來,跳躍太大。

    第二種:說船字指的是衣襟或扣子。根據是《康熙字典》,“衣領曰船”“或言衣襟為船”。于是解釋為李白由于酒醉,在天子召見他的時候不扣扣子、衣冠不整、邋邋遢遢。對于這種解釋我也有兩點疑問,一、此處為什么用一個“上”字,作何解釋?二、如果李白在清醒的時候這樣不修邊幅,那可能是一種詩人的瀟灑,但發生在醉后,則只能是酒鬼的丑態,是不符合杜甫贊美李白的原意的。

    第三種:說“船”字其實是個“穿”字,由于兩個字同音,所以誤寫了。這種猜想是沒有根據的。它的意思無非還是李白聽到天子召喚時因酒醉而沒有穿好衣服。

    第四種:說這個“船”是皇權的代稱。李白不聽皇帝的召喚,藐視皇權,不與皇室合作,不上他的“賊船”。我不同意這種解釋,因為這種美化李白的動機雖好,但是把李白的高傲贊揚得過頭了。不錯,相對于那種趨炎附勢的人,李白是有傲骨的,但他并沒有清高到如此程度,連皇帝也不理會。他曾經拜訪過賀知章,曾經自薦于韓荊州,曾經贊頌過楊貴妃,曾經受召于永王麟,他是結交過不少“權貴”的,他只是不愿意“事”那種需要“摧眉折腰”地去奉承的權貴罷了。

    下面,我想做出另一種解釋,或者可以算是第五種吧。

    船,在古代也是一種酒器(見《辭!)。李濬《松窗雜錄》中有“上因連飲三銀船”之句。這樣,“天子呼來不上船,自稱臣是酒中仙!本秃媒忉屃。說的是天子把李白召進宮來了,但李白看到沒有擺上酒器,就半開玩笑地說:“您沒聽說嗎?臣是酒仙啊,怎么不拿酒來給我喝呀?”這是符合他的性格,以及他和唐玄宗的朋友關系的,玄宗曾親手為他調粥嘛。事實上他與玄宗的個人關系是很不錯的,玄宗贈他紫袍,他一直引以為榮,珍存到終生。

    不知專家和讀者能不能接受我的這種解釋。

    多種解釋是可以并存的,人們可以各取所需。但我覺得對于古典詩詞的解釋,不可以因為“死無對證”就隨意亂說,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,我試將這些原則歸納為四個“符合”:符合作者原意,符合作品邏輯,符合歷史環境,符合審美情趣。
數據統計中!


注: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,均為原作者的觀點,不代表浩學歷史網的立場,也不代表浩學歷史網的價值判斷。

歷史人物

更多>>

  • 樂遜

    中國國學網...

  • 和熹鄧皇后

    和熹鄧皇后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• 明宗

    歷史 (1329.1-1329.8)在位,在位8月明宗,名和世,元武宗長子。...

  • 商紂

    商紂王(商紂)子壽 在位52年 商紂,姓子名辛,一名受,古音受,紂...

  • 李白

    李白 (701762年),漢族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四川江油人,唐代...

在线观看自拍少妇亚洲-欧美中文高清乱伦-亚洲综合在线观看高清-精品欧美三级久久